一、发放对象
在2025年毕业,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2025届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2025届毕业生。
二、发放标准
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同一发放对象只能享受一次。
三、发放程序
2025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采取线上自助申报方式受理。个人申请通过“湘就业”平台线上自助申报,学校和人社部门均在“湖南省人社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进行审核。对申报过程中系统审核未通过,但认为自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需要提交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至所属学院进行人工审核。
(一)线上自助申报(8月13日至9月3日)
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关注微信公众号“湘就业”,通过注册申请获得个人登录账号,进入“高校毕业生专区—一次性求职补贴”模块,按照系统提示,完整准确填写个人申请信息,上传有关困难证明及相应家庭关系证明材料(若同时符合多种困难类型条件,可选择一种证明材料相对简便的类型申请),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网上申报,逾期不再受理。通过系统校验比对并按要求上传佐证材料的申请人仅需要提交申请表,在开学报到时交给辅导员。
(二)申请线下人工审核(8月13日至9月3日)
申请人需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1份,按申请表、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银行卡正反面复印件、证明材料的顺序摆放,在左上角用回形针或夹子装订后交给辅导员,并提供相关原件备查。注:申请人要在身份证和银行卡正反面复印件上注明学院、班级、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账号、开户行名称(XX银行XX省XX市XX支行)。
(三)证明材料要求
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需要上传户口本(家庭关系证明)和困难人员类型证明材料;残疾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特困人员只需上传困难人员类型证明材料。
1.家庭关系证明:提供户口本(包括封面和每一页内页)。
2.困难人员类型证明材料:
(1)低保家庭:申请人所在家庭持有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包括封面和每一页内页)和领取低保金的近12个月银行流水记录(须加盖银行公章);或者提供所在地乡镇(街道)或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低保情况证明(见附件中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证明”)。
(2)零就业家庭:提供县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出具的证明(见附件中的“零就业家庭证明”)。
(3)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申请人所在地乡镇(街道)或县级防止返贫监测工作部门出具的证明(见附件中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证明”)。
(4)特困人员:申请人本人持有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包括封面和每一页内页)。
(5)残疾:申请人本人持有的《残疾人证》(包括封面和每一页内页)。
(6)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人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正反面,要有编号和签名)。
(四)注意事项
1.申请表可在“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记录查询”模块打印。
2.所有当地盖章的证明由社区(村)出具的不予受理。
3.提供本人社保卡的银行卡信息(要激活银行卡功能)。
4.由于上传材料不清、不全,学校、人社部门无法有效核实的,申请人应在审核期间按照系统反馈的审核意见及时重新上传佐证材料,逾期未申请或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上传或提交相关佐证材料的视同自愿放弃申请。
本文由中国招生网www.eduzs.org.cn转发,文章来源于网络。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