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
不仅仅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更是心灵深处那份不灭的热情在燃烧
或许路途遥远
或许风雨交加
但当目标清晰
挑战
便铸就了更加坚韧的你
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
优秀校友郝静
用她亲身经历
向在校的学弟学妹们
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与挑战的故事
郝静
●2011年9月-2015年6月就读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15年9月-2018年6月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取得硕士学位
●2019年9月-2023年6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现就职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化学工程学院
●长期从事功能配合物研究,在配位聚合物的定向构筑、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甘肃高校教师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一项。
PART 01 青春飞扬,筑梦远方
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南开大学的博士,郝静一路走来,似乎“顺风顺水”,没有拖拖拉拉的“剧情”,仿佛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轻松跨过。这是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大家都会问我怎么考上的博士,怎么毕业的,觉得我很顺利。”郝静笑着说道,努力是没有“秘诀”的,唯有清晰目标,坚定方向,才能穿越风浪,抵达你心中的彼岸。
2011年的夏天,怀着对大学的憧憬,郝静走进了大学校园,也正是在这里的时光,让她沉淀下了本心,触发了继续深造的想法。“我的本科生活其实挺充实的。”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郝静,是安静腼腆的,但是对于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规划,她有着自己清晰的想法。“当时我跟老师也表达过想法,就是我想继续学习深造,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潘从亮、朱东梅、李刚刚、李小东等老师对她的帮助和鼓励,让她终身难忘。
"除了学习,老师们会鼓励我走出去,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开阔自己的眼界。”郝静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因为有暑期实践活动,她每天生活相当于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和宿舍,潘从亮老师便找到了她,让她多走出去看看,“老师说,实践出来的知识远比课本上的要更实用。”也正是因为这次实践活动,让郝静更加明白了坚持和实践的重要性,而自己现在拥有的知识储备量,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读书的想法,也为她今后读硕读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时期的郝静
PART 02 勇攀高峰,追梦向上
没有任何一条路是容易的,学习这条路同样,考验的不仅是学习的成果,更多的是心态。大学时期的郝静,就坚定了考研的目标,她的备考整个过程都是很放松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美食的,当学习有压力,我就喜欢买好吃的吃,我就会很开心了。”她笑着说道,也正是因为轻松的备考气氛,让她的复习特别的顺利,她也如愿进入了兰州交通大学进行硕士学位的攻读。
“我当时觉得,硕士也不难么,我要读博。”研一的郝静,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兰州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但是这一次,“好运”没有眷顾她,因为种种原因,她没有被录取。
“当时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工作了,没有焦虑那是假的。”郝静坦言,当时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一周都没有出去,整个人一下子也瘦了一圈,“这个不行,我再努力去别的学校,我不能这么消沉下去。”她很快就整理好了心态,也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她开始从最好的学校挑选,很快,她就锚定了南开大学。
“当时也有人劝我直接就业,但是我不服输,我一定要考上去。”重整旗鼓,因为有了之前失败的经验,她从自己薄弱的科目开始复习,最终如愿走进了南开大学。
PART 03 立德树人,圆梦教坛
庄子说过,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已经成为教师的郝静,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要给学生们上课,我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学生输送更加深刻全新的知识,”每天课程结束过,郝静都会将自己的课件再重新翻阅一遍,回忆课堂内容,查漏补缺,再进行下节课的课件准备,每次备课都要到凌晨,但是对于她来说,并没有觉得辛苦,更多的事充实而满足。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能够保持初心,能够将所学搬到课堂上,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TO学习学妹们:
大学是探索自我、发现潜能的最佳时期。不要害怕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也是宝贵的经验,它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也要坚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付诸于行动。心动不如行动,争取才有希望!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