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为1950年8月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8.49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28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持“黄土地”和“黄河”精神,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劳动模范”1人,国家级人才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4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特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6门,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学校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2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1个。定期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
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0余项,先后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5年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上取得重大突破,立项总数11项。编纂出版《格萨尔文库》,成为新时代《格萨尔》研究的学术重镇。出版英、法藏敦煌文献,被誉为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学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入选“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为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提供了70%以上的生产用血清。学校先后同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数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
在玉树地震救灾中,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师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附属医院选派32人白衣执甲、驰援武汉,彰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大爱。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多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入选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创建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扎根西北,面向全国,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高地、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端智库,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3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5年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我校2025年计划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10名,各专业计划可打通使用,招生专业详见附件。
二、报名
(一)报名资格
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报名系统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三)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每位考生报名时可填报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四)注意事项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审核及考核
审核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
学校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考生名单于2025年4月20日前发布。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2025年4月15日前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审核完成后,如需要增设笔试或面试,考核具体方式、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四、录取
(一)录取原则
1.学校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择优录取。对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学校不会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2.考生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同时,自然或社会考试科目及成绩应符合所报专业考试科目及成绩要求。
(二)录取安排
学校根据考生志愿、按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一名考生不能被同一学校多个专业录取。学校将于2025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学校将根据工作安排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征集志愿安排
征集志愿安排须按照报名系统要求操作、录取。
五、新生报到
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符合录取标准的不受限专业。
六、奖助政策
学校有“奖、助、贷、勤、补、偿”为一体的奖助工作体系,有国家奖学金等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项目7项,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校内奖助项目6项,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项目11项。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七、监督机制
西北民族大学纪委办公室全程监督招生工作。监督电话:0931-2938568。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邮编:730030)
咨询电话(传真):0931-2938300
学校本科招生网址:https://www.xbmu.edu.cn/zsxx/
九、其他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进行管理。
报名系统工作安排如有变动,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本简章由西北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西北民族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 中毕业生专业及要求一览表
本文由中国招生网www.eduzs.org.cn转发,文章来源于网络。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