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的高校招生平台    热线电话:13911934741
首页 新闻中心 高考热点 报考指南 报考政策 招生简章 高校动态 艺术招生 高考常识 报考专业
主页 > 专业解读 > 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化瑰宝的保护者与修复者

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化瑰宝的保护者与修复者

时间:2025-01-10 14:20  来源:未知  作者:eduzs

是技术更是艺术

     2016年,教育部在“美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立“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该专业成为美术学类特设专业之一,隶属于艺术学门类。文物保护与修复以人文、艺术为学科基础,以传统文物和艺术品修复技术为专业核心,以现代物理化学科学为支撑架构,是文理艺工交叉、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专业。

    据崔教授介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招生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各有不同,主要包括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木器的保护与修复、古陶瓷保护与修复、金属器文物修复、石质文物修复、修复化学等。

理论与实践并重

    文物修复涉及冶炼、锻造、雕刻、模具、美术等诸多领域,其要求不仅仅是修复,更追求还原历史,延续文物背后的文化艺术内涵。文物保护与修复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它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领域,科技在文物保护工作的各具体环节,起到关键作用。

    因而,文物保护修复专业课程不仅重视理论学习,掌握学习考古、生物、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还关注技艺的磨炼,增进对前沿材料和设备的了解,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实践”作为最重要的环节和专业落脚点,让学生掌握独自修复操作的能力。学生会学到艺术学和文物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文物分析和修复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如中国美术学院课程就以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活化传统”为导向,以“品鉴”“保护”与“修复”为命题,打造以“艺术鉴藏与修复”为核心的特色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以造型和人文学科主要课程为基础,主要包括传统造型学科、美术史、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等,专设交叉学科课程包括修复理论与修复技术史、文物摄影、材料化学、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操作等。

    太原理工大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基础、文物保护概论、文物保存环境、文物保护材料、文物分析技术、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文物保护实验、文物分析实验、古代书画保护与修复、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古籍保护与修复、文物虚拟修复等课程。

文物保护技术VS文物保护与修复

    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保护与修复名称相似,但还是有区别的。文物保护技术重点在于利用科技进行文保,侧重于保护文物本身;文物保护与修复重点在修复,侧重以修复技能为核心,恢复文物完整的状态。从学科来看,文物保护技术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历史学,授予历史学学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则属于美术学,授予艺术学学位。
 

文保工作不只是给文物“治病”

    总的来说,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检测分析、本体修复、预防性保护。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工作中较为公众所熟知的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制作工艺研究、年代测定辨伪、病害诊断评估、环境监测调控、本体修复、复制仿制、日常养护等,这些工作都是文物保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高端人才缺口大

    我国文物的数量繁多且古迹遍布。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1.08亿)。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0907件/套(实际数量64073178件),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历史档案81544000卷/件。不可移动文物76.7万。

    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待修复文物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文物修复又是一个复杂程度极高的工作,急需具备修复技术,并且掌握历史、艺术、技术等知识的高端人才。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2年文博系统18万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5.5万余人,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

   山西博物院研究员钟家让说:“现在文物保护最大的难点就是人才缺乏,既缺技术型人才,又缺研究型人才。”崔培培教授认为,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行业未来将向更加专业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这将为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定的发展机遇。

   为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2023年11月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通知,表示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文物领域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创新团队,注重发现和培养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大师、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文物保护修复人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毕业生就业方向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看似小众,然则就业对口性很强。毕业生可以进入文博单位、文化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可以选择到艺术市场,从事艺术品收藏、拍卖、鉴赏等工作。此外还有文史类自由撰稿、艺术作品修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部门、教育单位、文化创意领域等就业方向可供毕业生选择。除文物修复实践工作,还可凭专业理论素养进入画廊、艺术经营机构从事相关策展、运营、推广、撰稿等工作。

   就业之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如今国风潮流呈现澎湃之势,国潮兴起为文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毕业的学生还可以凭借自己扎实的技艺选择在文创行业创业。

   文物保护是个枯燥的行业,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进入该行业要喜欢文物,还得有一种情怀。要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不怕吃苦、潜心钻研的情怀,用心用力用情磨炼好技艺。





  本文由中国招生网www.eduzs.org.cn转发,文章来源于网络。

新闻资讯

教育新闻

院校招生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