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究+管理型人才
据谢云飞教授介绍,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关注从农产品收获到餐桌前经过的加工、制造、贮藏、包装、保鲜、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及品质,是一门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辅助的应用型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食品科学、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知识以及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和食品微生物等方面,领域涉及食品研发、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品质控制、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科技型+研究型+管理型”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什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般开设在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等相关食品的学院。
基础课程包含了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原理等众多食品背后的元理论;上升到专业课程,包括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等食品领域的应用理论知识。在实验设计、操作与论证等方面,包括了食品分析实验、毒理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谢教授以江南大学为例介绍到:“我校的课程设置特色在于,通过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一体化结合,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创新意识。”
从“吃得饱”管到“吃得好”
大学攻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谢永敏,毕业后到社区电商平台做品控和数据分析工作,出于对直播行业的好奇,她选择到直播电商负责食品类目的品质控制工作。“开箱、观察外观、称重、品尝味道、登记信息……这几乎是‘95后’谢永敏的工作日常。在外人看来,她是一名‘试吃员’,每天都有吃不完的新零食,但是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一点也不容易,‘这份工作要求知识储备量大,需要每天不断学习’。”
吃饭问题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更加丰富多样。这必然要求食物供给既要装满“米袋子”,又要保障“肉盘子”“菜篮子”“奶箱子”“糖罐子”等,既要保数量,又要保多样、保质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食材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食材消费规模增速显著。餐饮食材消费规模达到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5%。零售食材消费规模达到7.25万亿元,同比增长7.66%。得益于餐饮市场的恢复发展,餐饮业连锁化率不断提升,我国食材消费由“数量驱动”逐渐转向“质量驱动”。
就业面从“生产”到“监管”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主要得益于人们日益增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就业方向相当多样化,能够从事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品质控制、监督管理等工作,涵盖了从生产到监管的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方向。
食品生产企业:毕业生可以从事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及产品的质量检测等,负责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食品检验机构:在食品检验机构中,毕业生可以从事食品的质量检测工作,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食品监管机构:毕业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的食品监管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等。
食品研发机构:在食品研发机构中,毕业生可以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和改良,确保新产品在口感、营养和安全性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餐饮企业:在餐饮企业中,毕业生可以负责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和监控,确保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和卫生。
教育与科研机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高校、研究机构等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并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
咨询与认证机构: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咨询与认证机构中,毕业生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通过相关的质量认证和食品安全认证。
总的来说,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从食品生产、检验、监管到研发、教育等多个领域。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在这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就业方向还可能涉及健康食品开发、营养指导等领域。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国际标准和规范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00余所院校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涉及食品加工、卫生安全、营养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此专业。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266所本科高校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下是部分各具特色的大学。
江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研究领域涉及食品研发、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培养能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和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食品安全的守护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特色包括:创新实践链式人才培养模式,同心-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阶梯式科创竞赛孵化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化学、生物学、工程科学为基础,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充分交融,文理兼顾,以期提高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能力,建立食品安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及“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依托专业,已于2023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该专业在食品添加剂与安全、食品风味化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计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特色专业,利用食品科学、营养学、安全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优势,以提高食品质量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尤其在食品标准化与质量控制领域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引进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完善和深化学生在食品鉴定和深加工方面的潜能。其中的食品鉴定技术从传统的理化检验向着高精度、高通量、简便快捷、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鉴定方法多元化已经成为主流;深加工向着营养化、功能化、特色化和工业化发展。
此外,还有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各有特色和优势,因此在选择时,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详细了解各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因素,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注意身体条件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所要求,根据已公布的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来看,中国农业大学章程显示,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考生报考该专业,学校不予录取;北京工商大学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招收色弱考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录取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
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据谢云飞教授介绍,要学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涉及的知识广泛而深入,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希望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研究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共同攻克难题。因此,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由中国招生网www.eduzs.org.cn转发,文章来源于网络。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