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以来,一份来自《政治工作情况》(第2期)的特别刊发,让学院某大队党委的防范纠治官兵关系“疏远离”秘籍火出圈!
面对新时代官兵关系“疏远离”难题,在学院党委指导下,以“枫桥经验”为解题金钥匙,创新打出“四个坚持”组合拳,将“疏离感”转化为“向心力”,把学员集体锻造成钢铁熔炉!
从试点探索到经验凝练、从基层实践到全军推广,这支先锋队究竟解锁了哪些独家心法?今天,让我们揭开这份“凝心增团结、共进促成长”的新时代官兵关系建设秘籍。
坚持正向引领
凝聚思想共识
军校学员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价值追求多元、观念逐步定型。大队坚持扭住思想源头,加强教育引领,扎牢团结友爱的思想根子。
兵之初打下烙印
结合新训任务开展优良传统教育,讲述“一个苹果”的故事、“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等典型事迹,深刻领悟“你退后,让我来”的战友情谊,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思政课全程浸润
将团结一致、战友情谊等内容纳入学年教育计划,用好陆军基础教育读本,融入主题教育开展相关配合活动,在反复熏陶中加深认识。
困惑处精准解扣
及时发现并解决“小团体主义”、“不信战友信网友”等不良苗头,运用情景表演,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帮助学员消除隔阂、增进情谊。
坚持同向发力
增强集体意识
大队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生活经历各异、身份类别不同。针对差异化可能带来的感情离散,大队注重发挥学员之间同吃同住同行的天然优势,打破壁垒、拉近距离。
用集体生活融
精细分班编排,每学期打散班级重新分组,每月推出“模范排”,颁发流动红旗,凝聚集体合力。
▲颁发流动红旗
▲开展“我心中的好舍友”交流会
用兴趣爱好引
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成立军营乐队、思政分队、竞技球队,让每个学员都找到组织、融入圈子。
▲组建螺丝钉乐队、篮球队、龙狮队,参与学院各类活动
▲组建思政分队,开展主题辩论赛
用大项活动促
开展传承“钢铁运输线”精神系列活动,组织“重走长征路”野外拉练,通过一壶水轮流喝、一口干粮分着吃的特殊体验,巩固同舟共济、甘苦与共的战斗情谊。
▲组织“重走长征路”野外拉练,体验“一壶水轮流喝、一口干粮分着吃”
▲组建护旗队,参与学院阅兵与国庆升旗仪式
坚持公平公正
实现良性竞争
军校学员民主意识强、关注个人进步,大队紧盯易发生互相猜疑、破坏信任的环节,坚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真正消除间隙、增进团结。
岗位定期互换
坚持以老带新、强弱搭配,定期开展“如果我是你”角色互换大讨论,让学员在换位思考、岗位实践中增进认同。
▲定期轮换骨干人选,建立骨干述职、管理交接、干部讲评制度
▲开展“如果我是你”角色互换大讨论
评优规则透明
制定个人表现评定表,采取随时记录、季度测评、年度总结模式进行量化打分,张榜公示、可查可寻,确保公开透明。
任务交替分配
根据任务时长、困难程度统一调配,尤其针对竞赛指标名额限制,坚持跨年度统筹,确保人人都有参与权。
坚持互帮互助
引导健康发展
学员面临成长阵痛、现实困惑增多,大队注重发挥组织功能,帮学员答疑解惑解困。
诉求及时表达
开设干部“专用信箱”,打造“我的连队我做主”信息墙,开辟学员表达诉求、倾诉心声的隐私“通道”。
▲开设干部“专用信箱”诉心声
▲组织开展“黄脸盆”意见征集活动
矛盾及时疏导
增设心理骨干,近距离观察发现学员之间的小疙瘩、小冲突,跟进调解,做到有事不过夜。
困难及时化解
遇到家庭困难,坚持请假走快速通道、涉法有服务分队、救济帮优先办;面对学业困难,建立互帮小组,优势互补、学业共进,不让一个学员掉队。
面向未来,该大队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以“小事不出班、大事不出队”的治理智慧,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将矛盾化解于萌芽、将共识凝聚于日常,进一步锻造出一支“思想如铁、行动如钢”的学员集体,打造更具凝聚力、战斗力的“钢铁洪流”,为强军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教育部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市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省招办 内蒙古招办 辽宁省招办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 半岛都市报 齐鲁晚报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高考信息平台 青海羚网 广西招生考试院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内蒙古教育考试院 辽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 宁夏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单招网 高校教师招聘网